“租一头牛
作者:365bet官网日期:2025/11/05 浏览:
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作出刑事裁定,揭露一起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循环贷款诈骗案。通过“租牛——抵押——再租牛”的方式,刘某从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、吉林银行获得贷款1480万余元。刘某利用顶贷、虚假合同等手段实施连环诈骗,银行内部人士涉嫌收取“疏通费”为审批开绿灯。这一骗局反映出地方金融机构风控体系的系统性失灵。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,2024年以来,吉林银行已收到罚单31起,金额合计450万元。频繁的监管处罚暴露了银行在贷前调查、贷后管理、风险分类等关键环节的严重缺陷。从业绩数据来看,前H年盈利上半年实现88.44亿元,同比增长9.48%,全年预计180亿元左右。然而,规模扩张的背后,隐藏着内控失控、风险累积的风险。 2022年6月,刘某从其他地方租用了297头活牛,找到任某作为名义借款人,以“借来的牛”为抵押,向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申请贷款。由于银行没有证明牛的所有权,400万元的贷款顺利发放。过了两步,8月,刘某故技重施,再次用新租的牛申请贷款,成功又破了500万元。随后,刘某将目标转向了吉林银行。 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,刘某以徐某父子名义,利用虚假购牛合同和活牛抵押,分别两次向吉林银行诈骗300万元、280万元。贷款发放后,刘某擅自改变贷款用途,将资金用于清偿个人债务,并变卖私人抵押物。这一骗局的成功暴露了银行贷款审批过程中的诸多问题。首先,抵押验证只是一种形式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没有核实牛的所有权。对于活牛等特殊抵押物,也没有查验购买凭证,也没有核实养殖场的实际经营情况。这完全是基于借款人提供的虚假购牛合同。二是贷前调查严重不准确。吉林银行松原干安支行因“贷前调查虚假”被罚款30万元,三位行长受到警告。正常农业贷款审批应当对借款人的经营能力、资金用途、支付来源等进行详细调查。然而,从从案件细节来看,银行显然未能履行尽职调查义务。刘某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同名义在同一银行系统多次骗取贷款,可见该银行的客户信息系统和反欺诈系统的不力。
相关文章